人民网北京1月6日电(朱一梵)1月5日晚,丰巢对外宣布完成25亿元A轮融资。本轮融资顺丰投资领投,出资5.5亿元。鼎晖、国开、钟鼎等机构跟投,原股东继续追加投资。本轮融资后丰巢估值已达55亿元,此轮股权出让比例达到45%。
丰巢是一种智能快递柜。快递员只需将包裹暂时保存在快递柜内,快递柜系统将把投递信息通过微信、短信等方式发送给用户,并提供验证码。用户可在24小时内自助取件。
被曝融资困难?
此前,曾有自媒体爆料丰巢融资困难。就人民金融了解,去年丰巢融资时曾被多家基金持续关注,只因估值略高使谈判周期较长、投资速度不及预期。
一位收到过该项目介绍的VC(风险投资基金)合伙人对人民金融表示,“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,未来人力成本会越来越高。着眼于未来,我比较看好丰巢这类降低人力使用率的商业模式。当时没有投,主要是认为丰巢当时估值过高,即使调整也很难达到心理价位。”
谈到丰巢未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,该VC认为,“盈利模式有待突破”。目前,业内对丰巢在物流末端领域的行业地位没有过多争议,但对于其盈利模式仍普遍持观望态度。
各显神通 打通快递业“最后一公里”
数据显示,2016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0.5万亿元,同比增长37.6%。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278.9亿件,同比增长52.8%。
快递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配送,是业内普遍面临的难题。为解决物流末端配送的问题,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各显神通。菜鸟通过整合超市、便利店、洗衣店等社区资源,通过加盟模使其成为菜鸟驿站,为用户提供代收包裹、代发快递等线下服务。
12年年底成立的速递易,曾一度称霸智能快递柜市场。2015年4月左右,速递易陆续在全国停止免费服务。速递易的盈利模式来自三方:一方面,速递易采取依快递物件大小每单0.4到0.6元不等的方式,向快递公司/快递员收取费用;另一方面,快递停放超过1小时,速递易将向用户收取超时费用;此外,还有部分广告收入。其中,以向快递公司收款为主要收入。
快递公司毛利率 难以承受末端收费?
近几年,为了争夺电商快递的市场,快递公司大打价格战,每单毛利下滑严重。快递公司是否能承担如此高的收费一直备受争议。
2005年圆通和淘宝签约,电商快递件每单最低价下调至12元;而后申通、韵达、中通等快递企业的争相进入,单价进一步降至8元。快递业开始走上薄利多销的道路。2012年起,EMS、顺丰等走中高端路线的快递公司也宣布部分产品降价;2013年,韵达、中通为做大业绩,再一次大幅调价。
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,每单同城件最低成本为5元左右,“快递业平均利润仅为5%左右,行业进入‘喝稀饭’时代。”
快递公司重金反击
速递易收费后不久,2015年6月,顺丰、申通、中通、韵达和物流设施提供商普洛斯宣布,将共同投资5亿元布局“丰巢”智能快递柜。不少业内人士将其视为,快递公司为对抗速递易物流末端收费业务,而进行的产业布局。
在2015年在7月,速递易母公司三泰控股宣布,丰巢科技将以增资的方式认购我来啦公司(速递易)增资后的30%至40%的股权。此项行为,被视作丰巢希望通过资本动作快速打入物流末端市场。
2015年9月,三泰控股发布公告,称其与丰巢科技、顺丰投资等公司谈判的投资计划终止。丰巢认购速递易的计划宣告流产。
此后,以顺风为首的快递公司开始了“烧钱抢市场”。2015年丰巢科技全年营业收入为1.70万元,净利润为-3,686.72万元。2016年5月份,5家股东再次增资5亿元。截至2016年9月30日,丰巢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83.22万元,净利润为-15,724.98万元。
亏损上亿的财务报表,却将丰巢推向了行业第一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丰巢自2015年6月启动,在一年半的时间里,市场范围已覆盖全国74个城市,投放4万组快递柜,格口数量达300万,日均包裹处理量已达快递柜行业第一。
丰巢已收费 盈利模式仍难突破
人民金融今日(6日)致电顺丰、圆通等服务站点得知,丰巢快递柜早已开始向快递公司/快递员收取存放费用。
而丰巢的财报没有明显好转。且丰巢在盈利模式上的探索,与早前备受争议的速递易相仿。业内普遍认为,丰巢继续发展,必需突破固有模式,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长江证券认为,由于智能快递柜广泛深入社区,在社区O2O 等方面亦给人们更大的想象空间。但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寻找到快递柜的盈利模式。
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申正远表示,目前智能快递柜领域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,由于智能柜提高了末端配送效率等,所以也需要更高的购置成本、运营成本以及维护成本,企业急需寻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