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记者张登峰
昨天上午,园区湖畔花园的肖涵女士来到小区6幢楼下的快递柜旁,在输入核验密码后,取到了自己网购的包裹。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,如今很多小区都有了食行生鲜、丰巢、云柜、自动售卖机等社区商业服务终端设备,给居民生活“最后100米”带来极大方便。
不过,对于这种互联网经济下的新型社区商业模式,有的居民却觉得这些终端设备占用了业主的公共空间,有时还会带来各种扰民问题,有点“得不偿失”。那么,这种新型社区商业模式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?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看待这种新型商业模式?它能否妥善解决居民生活“最后100米”服务困境?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。
A
不出小区享服务
社区新型商业模式兴起
每天上网看看有什么宝可以“淘”,午饭在单位也要在网上叫个外卖。对于不少人来说,这样的网淘生活已经习以为常。园区湖畔花园的肖涵女士就是其中一位。
“现在小区里有食行生鲜,还有快递柜,基本可以不出小区,就能享受很多服务。”肖涵说,他们小区的食行生鲜柜设在11幢楼下,每次提前一天订菜,食行生鲜的服务人员就会按照居民要求,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将菜送到小区的食行生鲜柜内。居民按时去取即可。这种购买蔬菜的方式,尤其对于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或年老体迈的老人来说,去掉了辗转去菜场买菜的麻烦,节约了时间。而他们小区里的丰巢快递柜,也设在6幢楼下。居民网购的各种包裹,快递员将包裹也都是直接送到快递柜暂存,并将投递信息通过短信的方式发给居民。关键是这个快递柜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,居民何时方便何时去取,不耽误居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。
家住园区御湖熙岸的罗桂生阿姨虽然今年已经58岁,但退休后也爱上了网络购买。“实体店我也去逛。像衣服,实体店颜色品种不多,供挑选的空间不大,我就可以从网上搜寻得到弥补,从而购买到自己所需的衣物。”罗阿姨说。此前,她也经常逛商场,后来听小姐妹们说网上的同款衣服价格比较优惠。于是,罗阿姨也学会了网上购物。现在,从厨具、衣被、鞋子以及给女儿、女婿、外孙女的生日礼物等,罗阿姨都是直接上网订货购买。在罗阿姨所在的楼下86幢一楼架空层,有一排丰巢快递柜。罗阿姨每次网购的物品,全部送到她家楼下的这些快递柜中。而她只要带着手机下楼,输入取件密码,网购的物品就能搬进家中。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居民对于网购的需求越来越多,要求也越来越高。就在今年4月20日,国家邮政局发布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快递发展指数。数据显示,2017年一季度我国快递业务量达75.9亿件,同比增长31.5%。人均快件使用量为5.5件,平均每天处理快件数量有8433万件。这个数据进一步说明,随着网购的迅速发展,“最后100米”社区商业也发生了蝶变,也就逐渐有了各种商业终端设施走进社区,服务居民。
B
有人欢喜有人忧很方便却有点得不偿失?
“你看,这里的绿化带也被快递员的车子压坏了,人行道地板砖也松动了。”小区里有了快递柜,有人觉得方便,但有人觉得存在各种安全隐患。
昨天,当记者在湖西某小区采访时,业主杨先生指着地面跟记者说,去年,他们小区安装了快递柜,刚开始觉得蛮方便,快递员服务也不错。但一段时间下来,他发现他们楼下通往快递柜一条宽约1米的人行道道板砖松动了,而且人行道一侧的草皮,也被车子压得变成了秃地。一到下雨天,快递小哥开的车还会将秃地上的泥浆带到楼道内,弄得楼下脏乱不堪。另外,居民们集中取包裹的时间在每天下午下班后。而且每次取包裹时,总有居民在楼下拆包裹,大声讲话等,有些家长带孩子就在楼下吵吵闹闹;还有的居民直接将包裹外包装扔在快递柜附近。干净“整洁的公共楼道,被弄得乌七八糟。”杨先生说。
在另一个小区,居民徐先生也跟记者反映,他们的快递柜为方便小区居民,设在小区中央一幢楼的楼下。但是,快递小哥在小区里穿行时速度特别快。就在今年春节后的一天,一位快递小哥在小区里将一位小朋友撞倒,孩子在地上翻了几番后“哇哇”大哭。去医院检查后,所幸孩子只是皮肤严重擦伤,没有导致恶劣后果。徐先生说,小区里放置各种便于居民生活的商业终端设施他肯定赞成,但如果设置地点没选择好,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延伸问题发生。“为居民解决最后100米难题是好事,如果考虑周到一点,管理更好一点,会得到居民的高度肯定。”徐先生表示。
对于徐先生和杨先生的说法,苏州中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毛坚也深有感触。毛坚告诉记者,此前,他曾经服务过的一个小区内,快递员送快递时是每家每户送,车子到处蹿,很不利于物业管理,但物业也没办法。后来,物业为小区安全着想,将居民的所有网购物品由物业人员免费代收代发,再让业主自己到物业领取。但平均每天180余左右的货物量,让物业人员疲惫不堪。加上中间还有遗失的物品,结果物业“吃力不讨好”。在代收代发了不到一年就被叫停。随后,小区逐步引进了食行生鲜和丰巢快递柜。如今,对于送货的车辆和人员进出,都有了规范的路线和停车地点,以前居民担忧的安全问题彻底根除。
C
“赞成”与“质疑”之间“最后100米”服务怎么破?
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,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:发达的视频通讯让亲人虽隔千里,却近在眼前;便捷的电子商务让人足不出户,却尽享购物之乐;而各种互联网终端设备,也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方便。在一定意义上,城市居民充分感受到现代化基础硬件设施、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便利,是居民对现代化生活的最直观体验。然而,创新带来的变化总有两面性,居民在享受与赞叹新型社区商业模式的同时,同样也存在着反对和担忧。
“业主的想法可能不尽相同,但只要社区、业委会和物业都考虑周全一点,就能给业主带来更大的方便和实惠。”昨天,苏州市社会工作督导师覃小珊说,对于快递柜设点不规范、绿化毁损、危及行人安全等,都是现实存在的社区管理问题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,器物的现代化、技术的现代化都相对容易实现;最需要实现、也最难实现的,是人的现代化和管理能力、方法的现代化。
覃小珊表示,新型社区商业模式的矛盾观点,其起源应是新型城市现代化建设中,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人的思想现代化以及现代化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。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加速发展,根据城市建设需要,很多地方开展拆迁工作,城市之间、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加剧,农民住进楼房、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工作、随着子女迁入新城市的“老漂族”也渐成常态……这些变化给新型城市社区带来挑战。如何让居民适应和享受新的社区生活环境、形成充分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,愿意共同爱护社区、参与社区治理,都是社区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针对小区“最后100米”服务存在的质疑,在覃小珊看来,我们首先应依法依规的设立快递柜地点。依据物业管理法规,社区公共用地的使用,要征得相关业主的同意。这需要在设点之前,社区工作者、物业、业委会多方共同努力,结合专业考量,初步拟定一个合适地点,然后合法合规地征集相关业主意见,并进行充分的公示、宣传。其次,针对快递柜的使用管理,进行细致周到的配套管理方案,这包括快递投放规范与注意事项、快递车辆停放规范、快递员进出小区管理办法等等,充分考虑各种安全隐患,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风险。最后,社区要做好到位的宣传引导,帮助居民更客观、更全面地看待快递柜设点,帮助异同意见相互沟通交流,达成共识。
覃小珊介绍,苏州市在2016年就印发了《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意见》通知,明确了以创建“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”为牵引,坚持以人为本、服务为先等系列原则,重视新型城乡社区的现代化治理能力、体系的创新探索。其中,社区服务社会化、民主协商制度化、治理手段信息化等目标,都是针对现存社区治理问题的切实有效方法。因此,她也希望相关单位能科学、妥善处理好“最后100米”难题。